NLP是與身體感覺合作,優化身心狀態的技巧與學問。
而中醫從漢代開始,就一直強調情緒和疾病之間的關連性,這也成為中醫的診斷與治療的基本原則,但近代也開始吸引西方臨床醫師的注意。
這些醫師所研發出的諸多技巧中.有一種稱為「情緒釋放法」(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 ,簡稱「E.F.T.」)格外有效。這技巧是根據針灸的原則,並運用古代中國的經絡理論,先找出人體能量中心是否有情緒阻塞之處,然後再加以紆解。很多人接受這技巧治療後都有很好的效果,尤其是舒緩疼痛、藥物濫用和身心創傷等方面的效果最為顯著。
「E.F.T.」運用了很多中國醫學的原則,而成功治療各式各樣的疾患,像是織維肌痛症、成癮症、體重減輕、過敏、恐懼症、頭痛和注意力缺失/過動症(ADD/ADHD )等。
這種技巧起源於1980年代初期,是澳洲心理學家約翰‧戴蒙(John Diamond)和美國心理學家羅傑‧卡拉漢(Roger Callahan)的努力成果。兩人運用施壓在特定中醫穴位的方法,意外發現成效良好。
在案例中,
卡拉漢醫生的一個病人光是輕按眼睛正下方的胃經穴位(承泣),竟克服畢生的恐水症,而且這不但立即紓解了恐懼症,還讓她當時嚴重的胃絞痛也消失了。
這個案例證明了中國人數千年來早就了解的事情:
按壓或針灸人體經絡上的身心阻塞现象,就能讓氣得以解脫束縛,進而矯正問題。
卡拉漢和戴蒙持續研究之後更發現,
患者把特定的心理恐懼或情緒問題講出來的同時,
如果還能輕按或輕敲相關穴位的話,就能更快速治好患者的病徵。
往後的幾年中,
卡拉漢的努力又被蓋瑞‧克雷格(Cary Craig)發揚光大。
克雷格用這種方法來為返鄉的越戰美國老兵治療痛楚和創傷。
對許多人來說,這讓他們數十年來首度得到紆解。
那麼,這種技巧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?
開始時,
先把注意力鎖定在某個特定的心理或生理問題上,同時輕拍手部和臉部經絡的九大特定穴位。
整套輕拍法從「膀胱經」、「膽經」、「胃經」和「任、督二脈」開始,
然後再移到上半身的四個穴位,包括了腎經、脾經和肝經。
「經絡情緒釋放法」施作程序
藉由碰觸或輕拍一些穴位,同時心中也思索著或是藉由大聲宣告某個特定的問題或疾患,
就能夠逆轉或疏通能量的阻塞。
你也可以把他看做是「按摩針法」,
是能排除情緖或痛楚所導致的阻塞,且簡便易學又免費的方式。
從中醫的觀點將原本的E.F.T.改良一下,
你可以試試以下程序:
步驟一:
思索、寫下或說出困擾你的情緖或生理問題。例如:偏頭痛。
步驟二:
把痛楚或問題,以0~10來評估嚴重程度,「0」即完全沒問題,「10」則是最嚴重的程度。
步驟三:
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輕拍小指下方一吋處的穴位,
也就是手掌外側多肉部分的「後溪穴」。
這個穴位在小腸經上,和「心」這個神志的中心有關連。
從中醫觀點來看,輕拍這個穴位就能啟動心的能量,並加速療癒的過程。
步驟四:
現在把問題和希望的結果輕聲宣告出來。
例如:「即使我有偏頭痛,我還是蠻好的,而我現在選擇把它釋放掉」。
也可以採用其他的變化,如:「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愛自己,而我選擇現在把它釋放掉。」
步驟五:
輕拍手側之後,把問題和解決方式重複宣告三次,
再把宣告的重點縮小到「偏頭痛」或「這個問題」,然後準備就緒,就可以展開整個程序了。
步驟六:
接下來,用右手相同的兩隻手指開始輕拍八個穴位。
輕拍眉頭(#1,攢竹穴,屬「膀胱經」)並宣告「我的偏頭痛」,
再拍眉尾(#2,絲竹空,屬「膽經」)並宣告「我的偏頭痛」,
再拍眼下(#3,承泣,屬「胃經」)並宣告「我的偏頭痛」,
然後拍鼻下(#4,人中,屬「督脈」)並宣告「我的偏頭痛」 。
步驟七:
持續這個程序,
輕拍下巴下方(#5,承漿,屬「任脈」),
然後是鎖骨下方(#6,俞府,屬「腎經」),
接著是手臂前下方(#7,周榮,屬「脾經」),
和腋下到胸腔1/2處(# 8,大包,屬「脾經」)
最後乳房下方(#9,期門,屬「肝經」)等處。
全部做一輪,應該不會超過 1 分鐘。
步驟八:
現在宣告解決之道並重複整個程序。宣告:「我很好,而我選擇現在把它釋放掉。」
步驟九:
再做一次評估。
再次用0~10來評估問題的嚴重程度,「10」代表最嚴重的程度。
痛楚變得更嚴重?還是減輕了?
如果減輕,就再做幾次,然後試著讓它減輕更多。
透過重複的方式,可以把痛楚的嚴重程度降到可以忍受的範圍,而更好的狀況就是讓問題完全消除。
要注意的是,「E.F.T.」在現在還有一些不同的作法。
有些流派的E.F.T.會敲手指關節點、頭頂的百會穴、鎖骨中間⋯⋯
這些都很好,這邊提出的多是中醫經絡穴位的起點或終點,以合於中醫理論的能量運作。
步驟十(沒做沒關係,做了會更好):
一旦掌握了整套程序,日後一感到壓力或不舒服時,就可以派上用場。
這套方便又簡單的技巧,能接通經絡和能量中心,往往能帶來立即的紆解。
如果再配合上以下類似 EMDR 的程序,會使整個情緒的紓解更加完整而確實喔!
這個部分基本上就是做些眼球運動、哼歌與數數字的程序,目的在協調大腦運作。
當眼球運動時,藉著連結神經系統,腦中不同的部分被刺激。
而當你哼唱一首歌時,你的右腦(創造性腦)會開始工作,當你數數字時,你的左腦(邏輯腦)就開工了。
這是一道10秒鐘的程序。
這時,當你持續地拍打the Gamut Point時,會同時進行9個大腦刺激的動作。
經過驗證,這個程序能增加EFT的效果,並且加速人們的情緒釋放。
首先你要先找到the Gamut Point的位置。它就位於兩手掌的背部,無名指與小拇指指關節中央的後面1/2吋之處。接下來,你必須進行9項不同的步驟,並且持續地拍打the Gamut Point。
這9個步驟分別是:
1. 眼睛閉上。
2. 眼睛張開。
3. 眼睛往右看並保持頭部不動。
4. 眼睛向左看並保持頭部不動。
5. 眼睛順時鐘旋轉。
6. 眼睛逆時鐘旋轉。
7. 哼快樂的歌2秒鐘。
8. 快速地數1~5。
9. 再哼快樂的歌2秒鐘。
你有可能會搞亂以上順序,但是只要你能夠做完這九個步驟,並且第7、8、9能夠被視為一個單位照順序進行,就會是有效的。
《延伸閱讀:NLP:EMDR個人操作方法》
祝大家都能有一個好心情,心明眼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