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當下」,
就是一種「平穩和效率的品質」。
在很多行為上,
「親和感」是最基本,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。
也是一種能與互動對象建立起平穩、有效、親近連結的能力。
對於教練、訓練師、管理者,以及各種專業溝通者,
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。
而一個平穩狀態和好的連結,
來自於「活在當下」、「回到自己中心」,以及與「身邊人連結關係的程度」。
「活在當下」的品質,
經常就是「我們能與眾不同的差異點」,
讓我們能夠享受生命,
創造出生生不息的合作,
協助別人成長與轉化。
「活在當下」
會伴隨著有活力、連結、創造力、滿足和流動的感覺。
當一個人沒有活在當下,
並與自己和其他人失去連結時,
這個人會出現覺得空虛、失控、有距離、無用的感覺。
Richard Moss 說:
「我們與別人的距離,就等於我們與自己的距離。」
這也就是說,
我們與別人及周圍世界的關係,就是我們與自己的一面鏡子。
以我們與自己的關係為基礎,
我們與其他人及外在世界的關係開始產生。
自己與自己的關係,
通常受限於我們不知道如何滿足、接受、支持與愛自己。
換個角度,
當每個人與自己連結,彼此都活在當下,
自然會產生悲憫、同理、由衷地關注彼此、產生自發性的信賴感和喜悅。
這些感覺,
是所有正向個人和專業關係的基礎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