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告別2018,迎向2019,回首一望,
原來如此2018設定了許多目標,可是確認溝一直沒給他打下去。
很多時候會歸類到「沒恆心」、「沒毅力」⋯⋯之類的原因。
殊不知,你可能寫下這個目標時,用字遣詞「寫錯了」!
了解我們做目標設定時的「心態」,其實比單純寫下你的目標來的重要許多。
首先,
我們要知道,為什麼要設定目標?
因為,
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!
而通常我們「設定目標」的「語法」,則會與誘使我們去完成目標的「動力」有關。
通常你會寫下或說出「我要做OOXX」、「我不要再%$^&&」、「我希望得到XYZ」⋯⋯之類的目標設定內容。
這些也很好,至少開始想讓自己變好,變強壯,同時在未來一年的旅程上,有個出發的方向,這是好事。
如果說,可以再多做三件事,或許會更棒,更有機會完成你設定的內容喔!
第一:停下來看看自己寫下的目標,問自己一下。
你寫下或你說出的「目標內容」,先看看裡面的肯定句比較多,還是否定句比較多;如果就比例上否定句比較多,例如「我不要再遲到了」,就多問一下自己:「那我要什麼?」
第二:調整後,再多問自己一下。
找出自己要什麼後,再問問自己:「這個目標或『我要』的重點X是什麼?為什麼這個X這麼重要?對我的意義是什麼?』(擇一就行了)。
請儘量完整記錄下來。
然後注意到自己字句中「因為」之後的部分。
如果你出現這些特徵或字句:
得到、實現、取得、擁有什麼⋯⋯、包括⋯⋯、想要什麼、目標是什麼⋯⋯
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你傾向於「趨前目標」的個性類型。
如果你出現這些特徵或字句:
比較多否定詞句、相對專注在解決或避開問題、很會找出問題,解決問題,目標出現的比例少、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太會去排序管理、有時被認為憤世嫉俗或是玩世不恭、會提到有待避開或擺脫的問題、排除不要的狀況或事情、看重問題⋯⋯
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你傾向於「避離避險」的個性類型。
這是NLP後設程序中,「內在工作動力方向」的類型模式。
在NLP後設程序中,根據人類的行為模式,大大小小區分成六十種左右的類型。而要注意的是,「人」這個存在是「有機體」,會順應著環境背景的不同,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行為,因此在使用《後設程序》時,第一要注意的其實不在「後設的內容」,而在「後設的背景」。因此你可能在工作中避離,卻是在兩性關係中趨前,也不一定啊(笑)。
不過有時會常搞混。
例如,說到「自由」,你認為是趨前?還是避離呢?
山姆問過一些朋友,
大概有六成左右的朋友,答案是「趨前」,理由是「自在、沒有束縛⋯⋯」
注意到了沒?
「沒有束縛」,
所以「自由」的存在,是為了「避免被束縛的風險」,是不?
我們不也常說:
「我們有免於XXXX的自由」嗎?如果沒有XXXX的風險,你本來就可以做,也就不會去強調這個自由的可貴了。
因此,「自由」是屬於「避離」的用詞喔!
等等,不是還有第三件事嗎?
別急,現在山姆正要說了呢!
第三件事情:
當你確認了自己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屬於「趨前」或是「避離」哪邊的傾向高點時,
用下面的一些字詞,強化自己對目標設定字句的感覺。
-
趨前:取得、獲得、擁有、得到、包含、實現、讓你能夠、好處、利益、這就是我能成就的⋯⋯
-
避離:將不必、解決、防範、避開、訂正、不必處理、擺脫、不是完美的、讓我們找找哪裡出錯了、以後就沒問題了⋯⋯
人不是電腦機器,你得要有感覺,才會想去做某些事。
因此第三件事情,就是勾引起你的感覺,讓你願意順從自己的內在方向,產生些動力,去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。
有目標設定是好事,
有動力能讓你去執行完成這些目標更是好事!
祝福各位朋友,2019都能持續久久,讓自己堅持完成自己真的很想完成實現的目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