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

NLP: 活在當下的力量

「當下」,
就是一種「平穩和效率的品質」。

在很多行為上,
「親和感」是最基本,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。
也是一種能與互動對象建立起平穩、有效、親近連結的能力。

對於教練、訓練師、管理者,以及各種專業溝通者,
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。

而一個平穩狀態和好的連結,
來自於「活在當下」、「回到自己中心」,以及與「身邊人連結關係的程度」。

「活在當下」的品質,
經常就是「我們能與眾不同的差異點」,
讓我們能夠享受生命,
創造出生生不息的合作,
協助別人成長與轉化。

「活在當下」
會伴隨著有活力、連結、創造力、滿足和流動的感覺。

當一個人沒有活在當下,
並與自己和其他人失去連結時,
這個人會出現覺得空虛、失控、有距離、無用的感覺。

Richard Moss 說:
「我們與別人的距離,就等於我們與自己的距離。」

這也就是說,
我們與別人及周圍世界的關係,就是我們與自己的一面鏡子。

以我們與自己的關係為基礎,
我們與其他人及外在世界的關係開始產生。

自己與自己的關係,
通常受限於我們不知道如何滿足、接受、支持與愛自己。

換個角度,
當每個人與自己連結,彼此都活在當下,
自然會產生悲憫、同理、由衷地關注彼此、產生自發性的信賴感和喜悅。

這些感覺,
是所有正向個人和專業關係的基礎,不是嗎?

揭開你所糾結的前世今生秘密——【聚焦式靈性催眠體驗沙龍】: 讓靈性也可以很落地!

你的生活中,
有沒有就是會有些情不自禁的狀況,
跑出來影響你的行動呢?

你是不是對於自己這些症狀,
是否與不可知的前世、高我、元神⋯⋯
這些靈性世界的關聯,感到好奇呢?

如果是,
山姆邀請你一起來這兩小時的催眠體驗沙龍。

開始成為一個身心一致健康放鬆的人!

【 沙龍目標 】:

了解在潛意識世界中,生命之所以出現某些迴圈或症狀的提醒或理由,配合繪圖、解夢、隱喻象徵意義的說明,然後去找到、運作屬於妳所能做到的解套的方案。

【 適合對象 】:
・對催眠好奇,想體驗古典催眠運作的朋友。
・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想要的迴圈或症狀,想體驗初步探索的朋友。
・想體驗有效率催眠場域的朋友。

山姆王,Sam Wang,NGH / ABH 雙國際授權授證催眠訓練師,NLP 高階訓練師,
超過3000人次諮商陪伴經驗,
將在這個工作坊中,成為你的安全氣囊,
讓你的練習與學習,更加安心。

〖主題〗:
單數月:前世/童年回溯。
雙數月:元辰宮/阿卡西紀錄/觀花叢

〖場地費用〗:
500/人,400/人(兩人以上同報)

ps’: 山姆王催眠沙龍品質控制,人數限制 8 人

〖時間〗:每月最後一個週五,19:30~21:30

〖地點〗:詳細地址以電子郵件與簡訊通知

帶領人:Sam Wang 山姆王=王睿毅

・繳費方式:

  1. 轉帳匯款:
    台北富邦(012)
    380-168-666-419
    王睿毅
  2. 藍新第三方支付/刷卡連結:
    https://core.newebpay.com/EPG/samwg/wTjDAV
  3. 團報及其他優惠,請聯絡: samwg1975@gmail.com

2020/10 山姆催眠戰鬥營學員夥伴回饋-愛情小魔女迦迦(王瀅迦)

山姆王催眠 課程學員心得回饋

(課程學員夥伴回饋,原篇照刊)

  • NLP催眠才子 ——《華耳街日報》。

  • 技法精彩奪目、目眩神迷 —— 《艾蕊克森+愛滴生》攜手推薦。

  • 談到Sam的N͟L͟P͟ 、量子催眠,再多的讚嘆都不足以形容,沒上過Sam的NLP與催眠,別說你會NLP及催眠。——《高熊農會》。

  • 21世紀最令人感動的技法大師,我的表演算什麼!我自嘆不如 ——《舞台催眠師,馬場町馬丁》。

好啦~~~~心得在下面 👇

繼續閱讀 “2020/10 山姆催眠戰鬥營學員夥伴回饋-愛情小魔女迦迦(王瀅迦)"

NLP Communicate: 「融入」與「解離」

山姆王水曜自我溝通小技巧

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

有些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,可是如果回憶一下,還是有種「歷歷在目」的感覺,好像自己重新經歷了當時的情境。

那即是自己已經「融入」或「結合」那個經驗裡面,也意味著我們真正感覺或享受到那個經驗中的所有細節。

另一方面來說,當我們從某項經驗「解離」/「抽離」出來時,我們就是與那個經驗保持距離,並切斷對它的所有感覺。

「融入」/「結合」與「解離」/「抽出」,在中文的解釋,就是「身歷其境」,與「置身事外」。

在NLP的操作中,探索者會常被要求,融入某一項經驗中,這意味著,探索者要假裝好像透過親眼再度看到記憶中的那段經驗,假裝確實在場,並經歷所有的感覺、聲音、味道、以及畫面。要讓人融入某項經驗,可以問他:

「看到你所看到的」、

「聽到你所聽到的」、

以及「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」。

「解離」則是當我們需要對某一情境,保持冷眼旁觀及隔離其所會對自己引發的感受,設定一個安全距離所採用的方式。

當你是解離狀態時,會看到自己在那個情境中,好像在看電視或電影時,在畫面中看到自己一樣。

與某個回憶解離,會大大降低自己該回憶的感受強度,避免過度的反應出現。

你會發現,當自己與所觀察畫面愈遠,解離的程度就愈強。

在有些案例或創傷中,我們可能同時會要求出立體的空間感。通常會說:

「請從一個安全的距離與高度,俯視這個情景……」

當你改變了看事情的角度時,自然會注意到某件事情已經改變。

日常生活中,我們隨時都在「融入」與「解離」。因為我們的情緒隨時都在變化。

然而,問題是:你我常「融入」負面狀態無法「解離」,有過重大創傷的人,尤其如此。

如果這時要對自己內在溝通,那此時便要提醒自己「解離」,去得到冷靜的狀態,進而促發心境的改變喔!

NLP:2019伊始增加動力

increase your motivation

告別2018,迎向2019,回首一望,
原來如此2018設定了許多目標,可是確認溝一直沒給他打下去。

很多時候會歸類到「沒恆心」、「沒毅力」⋯⋯之類的原因。

殊不知,你可能寫下這個目標時,用字遣詞「寫錯了」!

了解我們做目標設定時的「心態」,其實比單純寫下你的目標來的重要許多。

首先,
我們要知道,為什麼要設定目標?
因為,
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!
而通常我們「設定目標」的「語法」,則會與誘使我們去完成目標的「動力」有關。

通常你會寫下或說出「我要做OOXX」、「我不要再%$^&&」、「我希望得到XYZ」⋯⋯之類的目標設定內容。

這些也很好,至少開始想讓自己變好,變強壯,同時在未來一年的旅程上,有個出發的方向,這是好事。

如果說,可以再多做三件事,或許會更棒,更有機會完成你設定的內容喔!

第一:停下來看看自己寫下的目標,問自己一下。

你寫下或你說出的「目標內容」,先看看裡面的肯定句比較多,還是否定句比較多;如果就比例上否定句比較多,例如「我不要再遲到了」,就多問一下自己:「那我要什麼?」

第二:調整後,再多問自己一下。

找出自己要什麼後,再問問自己:「這個目標或『我要』的重點X是什麼?為什麼這個X這麼重要?對我的意義是什麼?』(擇一就行了)。

請儘量完整記錄下來。
然後注意到自己字句中「因為」之後的部分。

如果你出現這些特徵或字句:
得到、實現、取得、擁有什麼⋯⋯、包括⋯⋯、想要什麼、目標是什麼⋯⋯

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你傾向於「趨前目標」的個性類型。

如果你出現這些特徵或字句:
比較多否定詞句、相對專注在解決或避開問題、很會找出問題,解決問題,目標出現的比例少、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太會去排序管理、有時被認為憤世嫉俗或是玩世不恭、會提到有待避開或擺脫的問題、排除不要的狀況或事情、看重問題⋯⋯

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你傾向於「避離避險」的個性類型。

這是NLP後設程序中,「內在工作動力方向」的類型模式。

在NLP後設程序中,根據人類的行為模式,大大小小區分成六十種左右的類型。而要注意的是,「人」這個存在是「有機體」,會順應著環境背景的不同,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行為,因此在使用《後設程序》時,第一要注意的其實不在「後設的內容」,而在「後設的背景」。因此你可能在工作中避離,卻是在兩性關係中趨前,也不一定啊(笑)。

不過有時會常搞混。

例如,說到「自由」,你認為是趨前?還是避離呢?

山姆問過一些朋友,
大概有六成左右的朋友,答案是「趨前」,理由是「自在、沒有束縛⋯⋯」

注意到了沒?

「沒有束縛」,
所以「自由」的存在,是為了「避免被束縛的風險」,是不?
我們不也常說:
「我們有免於XXXX的自由」嗎?如果沒有XXXX的風險,你本來就可以做,也就不會去強調這個自由的可貴了。
因此,「自由」是屬於「避離」的用詞喔!

等等,不是還有第三件事嗎?
別急,現在山姆正要說了呢!

第三件事情:

當你確認了自己在目標設定的「背景」中,屬於「趨前」或是「避離」哪邊的傾向高點時,
用下面的一些字詞,強化自己對目標設定字句的感覺。

  1. 趨前:取得、獲得、擁有、得到、包含、實現、讓你能夠、好處、利益、這就是我能成就的⋯⋯

  2. 避離:將不必、解決、防範、避開、訂正、不必處理、擺脫、不是完美的、讓我們找找哪裡出錯了、以後就沒問題了⋯⋯

人不是電腦機器,你得要有感覺,才會想去做某些事。
因此第三件事情,就是勾引起你的感覺,讓你願意順從自己的內在方向,產生些動力,去完成你想完成的目標。

有目標設定是好事,
有動力能讓你去執行完成這些目標更是好事!

祝福各位朋友,2019都能持續久久,讓自己堅持完成自己真的很想完成實現的目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