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 : 限制性信念三兩事之四

fish-3246077_960_720

三、夢中的魚(對號入座)

這源自一個搞笑節目。

這喜劇裡的心理醫師角色,有一套特別理論:
他認為所有人的心理問題,都跟他們「夢中的魚」有關。只要有夢中有出現魚,就表示這個人有心理上的問題。

同時,
他也很急於證明他的理論,不斷嘗試著提出誘導性的問題,創造一種與病患自我實現的互動。

例如,當有病人求診,
他就會問:「你昨夜有做夢嗎?」

病人:「喔⋯⋯我記得不是很清楚耶⋯⋯」

「再想想,你一定有做夢!」

「如果這有助我的病情診斷,嗯,那我有做夢。」

「在你的夢境中有出現魚嗎?」

「我想沒有,我不記得有出現過什麼魚⋯⋯」

「沒有魚?!⋯⋯好吧,那你在夢裡做了些什麼?」

「夢中,我走在人行道上。」

「那,在人行道上有任何的小水漥嗎?」

「是的,我想應該有吧?」

「在那些水漥中有魚嗎?」

「沒有,我沒看見水裡面有任何魚。」

「是喔⋯⋯那在街上有任何的餐廳嗎?」

「有吧⋯⋯我想在街上好歹會有一兩間餐廳吧。」

「餐廳有沒有賣和魚有關的餐點?」

「我猜應該會有吧⋯⋯」

「啊哈!你說在夢境中出現了魚,這確認了我的理論!!
這麼多心理有問題的人,夢裡都出現了魚,在我之前,居然都沒有半個人注意到這點!!」

不同於由病患創造的「故佈疑陣」,
這一類的「魚」是由協助或治療方所引發的;

NLP 執行師偶爾也會犯同樣的毛病,有時會試探性地詢問:
「你確定你不會在無意識的狀況下,產生一幅畫面?」

想從案主的身上,找出各樣的事證,來支持自己的假設。

實際上,一個夠配合的案主將會讓所有理論都得到支持與驗證。

就NLP的觀點,唯有著重於行為面的證據,而非意識/言語的陳述,才能解決「煙幕彈」、「故佈疑陣」及「對號入座」的問題。

我們不能將人們所說的或他們所認為的照單全收。

言語的描述以及意識的結論,需要搭配針對行為線索、反應的觀察來支持。

這就與設定與改變相關的行為表徵有關,而不應只是談論。

而在處理信念問題時,往往會直接觸及我們心中的死結,也要能夠不怕去面對它;
因為我們很容易會將這些死結視為是失敗,而非是開啟改變的鎖鑰。

《待續》

NLP :限制性信念三兩事之三

detective-1424831_960_720

二、故佈疑陣

所謂的「故佈疑陣」即是提供錯誤的線索。

你看過「名偵探柯南」嗎?在謀殺懸案中,神秘的黑衣行凶者都會故佈疑陣、留下線索來誤導辦案。

同樣的過程,也會在我們嘗試辨識限制性信念的過程中出現。

例如:
心理醫師常會要求患者談談他們的母親或孩提時期,以便發現問題的根源。

只是,
並非所有的問題都是孩提時期問題所造成的結果,病患在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誤導心理醫師,讓心理醫師或諮商師浪費時間,探索他的孩提歲月,以避免碰觸到更多對問題而言相關,但卻是痛苦的事件⋯⋯

從這個角度來看,「故佈疑陣」和「煙幕彈」很相似,
因為它們都是為了避開個人某些不願為人觸及的部份。

我們也經常會試著去找出自己不滿的部份(缺點),然後就放下它不管。
故佈疑陣就是人們為了保護自己、隱藏苦痛所使用的手段。

故佈疑陣也很類似於人們常提到的「隱性議題」(hidden agenda),
意指隱匿自己真正的感覺或動機。

在這樣的情境下,
一個人可能不滿於你,卻又對你假意奉承,以便要求你做某些事。
故佈疑陣和隱藏議題也與 NLP 中所說的「不一致」相關,(說一套、做一套)。
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人們會「故佈疑陣」,
不一定是要刻意說謊。這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,他正在誤導他人。

在某個程度上,他們是在努力合作及誠實,但在另一個層面上,他們並不是全然地可信的。

《待續⋯⋯》

NLP :限制性信念三兩事之二

ceremony-1542464_960_720

找出限制性信念最困難的在於,它往往是在我們覺察之外。

在釐清這些無意識卻真實存在的信念時,最常見的阻礙有:

  1. 煙幕彈:人們為了避免去碰觸那些負面的感受,會模糊以對甚至是視而不見。
  2. 故佈疑陣:展現或尋求一個誤導他人或不相關的事件。
  3. 夢中的魚(對號入座):將自己的信念投射於別人的行為。
  4. 關鍵多數(量變帶來質變):忽略了在信念體系中,存在著多重原因及信念的事實。

一、「煙幕彈」:

你知道忍者嗎?當忍者被敵人圍困時,會丟出一個煙霧彈,製造一陣煙霧,在敵人手忙腳亂之際,趁機逃脫。

人們也會對限制性信念,用上內在的「煙幕彈」,尤其是那些信念又和一些痛苦的事情有關聯的時候。

身為一個NLP執行師,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:

你以為事情很順利,並且持續推進中;或許正在處理問題核心的時候,突然間當事人開始恍神,或是事情變得模糊莫辨,令人疑惑。隨著愈接近他們的信念,當事人的自我保護機制啟動。當回過神的時候,已經發現自已迷失在一團困感的茫霧中。

碰到這樣的狀況,我們得告訴自己:「這不是壞事,它只是代表我們正逼近某些重要事件。」

這樣的狀況,最好改變原本在進行的事,而專注於這個「煙幕」本身,而且不管它是以什麼型態出現。

煙幕彈也可能是無由來的一種感受,例如:「我不能再繼缜下去了」,它也可能突然岔開原本的主題,到另一個不相關的議題去。而除了單純的意識空白或模糊;有時當人們内在突然停擺時,這也可能是個煙幕彈,而這可能是你得以進入那些限制性信念的邀請函。

一個典型的「煙幕彈」例子,就是無法設定簡單行為目標的人,每次當被要求針對其行為結果提出明確的說明時,他們的言詞即變得閃爍,他們的内心圖像也變得模糊。

面對這些惱人的絆腳石,或許要求他們:「花些時間專注於那些煙幕,穿過它,看看後面有些什麼?」。

有時候,在煙幕彈的背後,常會有一些蠻重大的發現呢!

(待續)